红网时刻新闻7月30日讯(记者 刘容 陈霸)7月28日上午,湖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长沙开幕。15位全国、省人大代表列席此次常委会会议。
30日上午,在湖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上,代表们聚焦“推进湖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飞香:
开放型经济主要是走出去、引进来。我认为中国企业当前面临的基本形势就是:未来十年,不出海就出局,既要产品出海,更要产能出海。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第五次产业大转移,这次制造业产业大转移与以往都不同,以往是从国外向中国转移,这一次是从中国转移到世界各国。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很多产品目前在国内是存量市场,但出海就是增量市场。
因此,建议出台湖南省出口增量激励政策,激励更多的湖南产品出海,并成立湖南省出海业务咨询中心,为外向型经济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
省人大代表、金杯电工衡阳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良琼:
金杯电工作为湖南出海企业中的一份子,近年来,加大出海战略,积极参与湖南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坚持产品出海与产能出海两条腿走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更好地促进湖南企业出海,促进湖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我建议省委省政府、省人大联合构建四位一体支撑体系,全链条支持湘企出海,打造全球化湘军,加快制度创新的成果转化,释放制度创新的红利,构建开放型经济金融服务生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深化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高质量建设湖南开放型经济。
省人大代表、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黎鸠鸠:
我们国家的医药行业有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过于依赖国内医疗需求。因此,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对我们医药行业意义重大。
那么,如何进一步促进我们医药行业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呢?
我建议:一是要走出去,支持国内药企的药品开拓国际市场。加大政策的支持,在市场准入和贸易等方面提供便利化。
二是要引进来,将长沙打造成为医药的全球研发城市。湖南有以湘雅为龙头的临床机构,有医药和医械的成熟生产型企业,要形成真正的“研发-临床-产业化”无缝对接。
三是要支持医药行业创新发展。加快立法,制度上保障细胞和基因产业发展,政策上大力支持基因药物的研发以及细胞基因治疗的发展。
四是要建设医工转化平台。整合各方的资源,打通信息的壁垒,提升产业协同的效率,为医药行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省人大代表,张家界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程漫:
近年来,张家界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成为全省入境游的核心引擎。
下一步,建议省里积极争取,以张家界市为依托,将创建“国家旅游业高水平开放合作试验区”列入国省的“十五五”规划并加以实施。
张家界试验区以自然、人文、科技、数据、人才有机融合,重塑目的地创新发展内核,面向全球泛旅游业跨界合作开展制度创新和项目创新,面向全球旅行者营造高品质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打造全球旅游业协同创新高地、中国山水旅游城市现代化标杆,成为旅游爱好者和旅游业创新者向往的全球目的地。
省人大代表、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部长徐锋:
在审议《湖南省开放型经济促进条例 (草案)》时,我感到很激动。因为草案中的举措,如构建开放环境、加强开放保障,能为工程机械企业营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
目前,工程机械出海面临认证体系复杂、法规更新频繁等问题,我今天在列席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立省级“一站式”的认证服务平台,整合国内外的认证机构资源,提供动态发布重点市场认证法规信息的更新和预警。
二是集合发挥长沙市两个中心的区位资源优势,将长沙研发中心城市以及湖南国家级的超算中心与工程机械前沿技术相融合,进一步打通算力、数据、场景的闭环。超算中心提供算力基座,全球研发中心导入国际的技术资源,工程机械企业落地应用场景,最终形成研发在长沙、制造在湖南、市场在全球的生态体系,助力湖南工程机械业从并跑到领跑。
省人大代表、湖南锦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良荣:
开放型经济的核心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湖南电子元器件产业已具备技术和制造基础,但仍需要省级层面在精准招商机制、金融支持上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今天,我在列席代表座谈会上提了两点建议:一是用活开放平台,借助湖南自贸区、博览会等平台,多举办产业对接会,比如举办电子元器件专场对接会,帮助企业直接链接格力、比亚迪、华为等大企业。支持大企业在湖南设采购中心或生产基地,建立直接供应合作,提高企业的定价权和利润。
二是实施新技术新产品帮扶计划,由政府牵头,为本地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市场、组织企业参与高规格展会、提供专项推广补贴,助力新技术新产品快速打开市场,跨越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难题。
来源:红网
作者:刘容 陈霸
编辑:黄飞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